【深圳商報訊】(記者 何可人)周末與三兩好友去購物中心吃飯、看電影,或者做個美容換個髮型,已經成為不少深圳市民的生活習慣。世聯地產在對萬象城、海岸城、coco park、KK Mall等大型購物中心品牌結構變化的研究中發現,受電商衝擊影響,近年來這些大型購物中心美容美髮、餐飲、兒童、休閑娛樂等體驗式業態增長迅速。僅以去年相比,今年萬象城休閑娛樂品牌量增長率達到100%;海岸城餐飲品牌量增長率達到47.8%;COCO park的美容美髮品牌量增長率達到200%;KK ma建築設計ll童裝玩具品牌量增長率達到100%。
   雙十一來臨之際,電商對傳統零售的衝擊問題再次引起關註。世聯地產研究認為,電商與傳統零售並非對立,其影響更多體現在商業地產品牌資源和品牌結構兩個融資方面。
   世聯地產分析認為,由於國內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的缺失,國內大部分發展商開始採用現金流滾動開發的模式,以平衡自身的資產收益。但持有型商業物業的低資房屋貸款金杠桿效應,從根本上難以緩解資金壓力。對於資金回現速度和回現量有要求的發展商而言,保證持有型商業項目(購物中心)準時開業成為其向銀行獲得經營性貸款的一個前提。
   世聯地產指出,購物中心開業保證性前提是招商滿租率達到70%,這意味著購物中心需要150~200個簽約品牌、約6萬平米。這個龐大的品牌商戶資源體如今正面臨線上線下的雙重衝汽車貸款擊:線上,電商不斷的搶占市場份額;線下,商戶面臨“三高一低”的狀態(人力成本高、租金高、稅費高、利潤低)。
   就今年餐飲、超市、服裝的風向標商戶在財報中披露的開店數據而言,開店節奏有所放緩,尤其是受電商影響支票借款度較高的服裝類商戶。因此,在商戶資源有限,開業率難以保證的前提下,商業地產發展商進行多資源的跨界整合發展,成為其保證項目開業率,完善資金鏈條的一個路徑。
   另一方面,電商促使商業地產業態結構發生變化。世聯地產在進行城市購物中心品牌格局發展分析中發現,今年以來,多個大型購物中心其品牌結構變化,更多集中在美容美髮、餐飲、兒童、休閑娛樂等體驗式業態。僅以2013年與2012年相比,其中萬象城休閑娛樂品牌量增長率達到100%;海岸城餐飲品牌量增長率達到47.8%;COCO park的美容美髮品牌量增長率達到200%;KK mall童裝玩具品牌量增長率達到100%。  (原標題:電商衝擊迫使實體商業轉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57otjc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